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原理
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是一种电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可控硅(晶闸管)的导通角,从而调节通过负载的电流和电压。其工作原理基于可控硅的结构和特性,具体如下:
1. **可控硅结构** :可控硅具有三个电极,分别是阳极(A)、阴极(K)和控制端(G)。可控硅在阳极到阴极电压大于其额定触发电压且控制端施加正向电压时会导通。
2. **移相触发原理** :
- 移相触发是通过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脉冲时机来调整交流电输入波形的相位,实现交流电的调节。
- 移相触发电路通常包含同步检测电路、锯齿波形成电路、偏移电压电路、移相电压综合比较放大电路和功放电路。
- 锯齿波的斜率由外接电阻和积分器的数值决定,通过改变电阻比例和偏移电压,可以调节移相控制电压。
- 触发电路通常设计为正极性型,即移相电压增加时,导通角增大。
- 通过微分电路(如R7和C2)可以改变脉宽输出,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
3. **应用** :
- 移相触发电路适用于单相和三相全控桥式供电装置中,用于控制可控硅的双路脉冲移相。
- 该电路可以用于温度控制、电机控制、照明控制等多种场合,实现平滑的输出电流和电压调节。
通过上述原理,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能够实现对负载功率的精确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和电力调节系统中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实例
可控硅触发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如何设计可控硅的移相控制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