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什么是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什么是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什么是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是一种句式,其特点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或说明。以下是判断句的几种常见句式:

1. **“……者,……也”形式** :

- 用在主语后表示提顿,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 例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 **“……,……也”形式** :

- 主语后直接跟谓语,然后加“也”表示判断。

- 例句:陈涉,阳城人也。

3. **“……者也”形式** :

- “者”和“也”连用,构成判断句式。

- 例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4. **无标志直接判断** :

- 不使用“者”和“也”,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 例句:刘备,天下枭雄。

5. **使用副词表示判断** :

- 使用“乃”、“即”、“则”、“皆”、“是”、“诚”、“为”等副词表示判断。

- 例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6. **使用否定副词表示否定判断** :

- 使用“非”、“弗”、“莫”等否定副词表示否定判断。

- 例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以上就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判断句式。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中“是”字虽可以用作判断词,但在先秦时期极为少见,西汉之后才逐渐增多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五种常见句式是什么?

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式与白话文有何不同?